在孕期,准妈妈们最关心的就是腹中宝宝的健康。然而,有一种情况可能会悄然威胁母婴安全,那就是胎盘早剥。胎盘早剥是什么意思呢?
正常情况下,胎盘在胎儿娩出后才会从子宫壁分离,但胎盘早剥是指妊娠 20 周后或分娩期,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,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。这是一种严重的产科并发症,可能会导致母婴出现严重后果。
那么,胎盘早剥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?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。首先,孕妇血管病变是常见原因之一。比如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,尤其是重度子痫前期,全身的小动脉会发生痉挛,子宫螺旋小动脉也不例外。这种痉挛会使远端毛细血管缺血坏死,导致破裂出血,血液在底蜕膜层与胎盘之间形成血肿,从而使胎盘与子宫壁分离,引发胎盘早剥。
其次,机械性因素也不容忽视。腹部受到外伤,如撞击、摔倒等,或者在孕期进行外倒转术纠正胎位时操作不当,都可能促使胎盘早剥的发生。另外,脐带过短也是一个潜在因素,当胎儿下降时,脐带受到牵拉,会引起胎盘自子宫壁剥离。
再者,宫腔内压力骤减也会引发胎盘早剥。例如胎膜早破,尤其是双胎妊娠的第一胎儿娩出过快,或者羊水过多时突然破膜,羊水迅速流出,宫腔内压力急剧下降,子宫骤然收缩,胎盘与子宫壁发生错位而剥离。
下面来看看一些关于胎盘早剥关注度高的问题。
胎盘早剥有哪些症状?:轻型胎盘早剥主要症状为阴道流血,出血量一般较多,色暗红,可伴有轻度腹痛或腹痛不明显,贫血体征不显著。
重型胎盘早剥以内出血为主,胎盘剥离面超过胎盘的 1/3,同时有较大的胎盘后血肿,多见于重度子痫前期。主要症状为突然发生的持续性腹痛和(或)腰酸、腰痛,其程度因剥离面大小及胎盘后积血多少而不同,积血越多疼痛越剧烈。严重时可出现恶心、呕吐,以至面色苍白、出汗、脉弱及血压下降等休克征象。
胎盘早剥对胎儿有什么影响?:胎盘早剥会影响胎儿的血液供应,导致胎儿缺氧。如果剥离面积小,通过及时治疗,胎儿可能不受太大影响。但如果剥离面积大,会引起胎儿急性缺氧,严重时可导致胎儿窘迫甚至胎死宫内。
如何预防胎盘早剥?:孕妇要按时进行产检,尤其是有妊娠期高血压等疾病的孕妇,更要密切监测血压等指标,积极配合医生治疗。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安全,避免腹部受到外伤。同时,孕期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,避免过度劳累。
总之,了解胎盘早剥的相关知识对于保障母婴健康至关重要。准妈妈们如果对胎盘早剥还有其他疑问,欢迎留言分享,我们一起探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