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生儿惊厥是新生儿期较为常见且令家长担忧的一种紧急状况。它通常表现为身体局部或全身肌肉的不自主抽搐,不仅牵动着家长的心,也需要引起医疗专业人士的高度重视。了解新生儿惊厥的成因和症状表现,对于及时发现问题、采取正确措施至关重要。
新生儿惊厥的常见引发原因
脑部疾病因素
脑部感染是导致新生儿惊厥的重要原因之一,像常见的化脓性脑膜炎、病毒性脑炎等,炎症会影响大脑神经细胞的正常功能,进而引发惊厥。此外,新生儿颅内出血也不容忽视,生产过程中的产伤、脑血管畸形等都可能引发颅内出血,血液刺激周围脑组织,容易诱发惊厥发作。
代谢异常因素
低血糖在新生儿中并不少见,尤其是早产儿、母亲患有糖尿病的新生儿。当血糖过低时,大脑缺乏足够的能量供应,神经细胞功能紊乱,就可能出现惊厥症状。低血钙也是一个关键因素,新生儿甲状旁腺功能不完善,维生素 D 缺乏等都可能导致血钙水平下降,引发惊厥。
其他因素
药物因素也可能导致新生儿惊厥,如母亲在孕期服用某些药物,通过胎盘影响胎儿;或是新生儿用药不当,药物的不良反应刺激神经系统引发惊厥。另外,先天性遗传代谢病,如苯丙酮尿症等,由于体内代谢途径异常,有毒代谢产物堆积,也会损害神经系统,引发惊厥。
新生儿惊厥的症状表现
新生儿惊厥的症状表现与大孩子有所不同,较为隐匿且多样。轻微型惊厥可能仅表现为眼部异常,如眼球偏斜、震颤;或者口部动作异常,像吸吮、咀嚼动作增多;还可能出现呼吸暂停,持续数秒钟。
局灶性阵挛型惊厥则表现为身体某个部位,如一侧肢体、面部肌肉出现有节律的抽搐,抽搐幅度较小,通常意识清楚。多灶性阵挛型惊厥更为复杂,多个部位会先后出现抽搐,从一个肢体转移到另一个肢体,或从面部到肢体。强直性惊厥表现为全身肌肉强直性收缩,肢体伸直,头后仰,姿势较为僵硬。
关注度高的问答
新生儿惊厥发作时,家长应该怎么做?
首先,要保持冷静,将宝宝平放在安全、平坦的地方,头偏向一侧,防止呕吐物堵塞气道引起窒息。不要强行按压宝宝抽搐的肢体,避免造成骨折。同时,记录惊厥发作的时间、症状,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往医院。
如何预防新生儿惊厥?
孕期母亲要按时产检,积极治疗孕期疾病,避免感染。对于早产儿等高危新生儿,出生后要密切监测血糖、血钙等指标,及时补充营养物质。严格遵医嘱用药,无论是孕期母亲用药还是新生儿用药,都不可随意增减剂量或更换药物。
新生儿惊厥治愈后会有后遗症吗?
这取决于惊厥的病因、发作持续时间及治疗是否及时有效。如果能及时明确病因并积极治疗,大多数宝宝预后良好。但如果惊厥持续时间长,导致大脑缺氧严重,或病因是一些严重的脑部疾病,可能会留下智力低下、癫痫、脑瘫等后遗症,需要定期进行儿童保健检查,评估宝宝的发育情况。
新生儿惊厥需要家长密切关注宝宝的日常表现,一旦发现异常,务必及时就医。若您在育儿过程中有任何疑问,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交流,让我们共同为宝宝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