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漏胎是指妊娠期间出现少量阴道流血,时出时止或淋漓不断,但没有腰酸、腹痛、小腹坠胀等症状,多发生在怀孕早期,属于西医学的先兆流产范畴。中医认为漏胎主要由冲任不固、不能摄血养胎引起,具体可分为肾虚证、血热证、气血虚弱证以及血瘀证。肾虚证需补肾健脾、益气安胎;血热证宜清热凉血、养血安胎;气血虚弱证应补气养血、固肾安胎;血瘀证则需活血化瘀、补肾安胎。
除了药物治疗,中医还推荐针灸、艾灸和饮食疗法等辅助手段,如调节内分泌系统、温经散寒、增加富含铁质、维生素E及叶酸成分食物摄入量等,以改善子宫内环境,提高胚胎着床率。
若出现漏胎症状,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,避免过度劳累,禁止性生活,保持清淡饮食,并及时就医,接受进一步检查和治疗。